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技术的发展

时间:12-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80年代中后期,有了上述ISO/OSI参考模型和IEEE802标准基础,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DCS系统,其网络特点为在保证第一代DCS网络延续性(即能互连)的前提下,能实现多个装置DCS互联及全厂各车间互联,向全厂控制网络与管理网络互联方向发展,当然这期间更新的网络的系统规模在扩大,采用光纤,通信距离为原来数倍,通信速率提高至10Mbps或更高,涵盖工位号是原来的数倍,工位字符数由8位字符增至12个字符,而且形成了域的概念,但这期间现场仪表仍以模拟仪表或HART标准的仪表为主,只是远程I/O的数据通信型式的现场仪表在增加,与PLC、分析仪等数字通信的能力增强。又不同厂家的DC的互联问题已提到日程上来了,DCS内异构的网络互联在逐步实现,其中TDC3000网络结构最为典型。DHW(250Kpbs)通过HG(数据高速通道的)与LCN(局部控制网络)相连;与DHW相当的新开发的总线VCN(万能控制网络)通过NIM(网络接口模件)与LCN相连。LCN网络可接645模件,通信速率为5Mbps,采用同轴电缆,通信距离为300米(光纤通信时为2000米),用于控制室内操作站、应用模件、历史模件上位机接口(CG)等互连,并通过DHW、VCN与控制站相连,通向现场,LCN采用一种专有的含误差检查的“令牌传递”协议。CG与现套接口软件CM50S、CM50N配合保证与上位机相连,完成工厂管理的和高级控制的功能。VCN可按63个模件(32个冗余设备),通信速率为5Mbps,采用电轴电缆,通信距离300米,其上接控制站PM、APM、LM等,UCN及LCN已经参考了IEEE802.4通信模型。

2.5 80年代后起之秀的PLC多层通讯

PLC可编程控制器在80年代已由单独控制器连成中小型规模以上的系统,1990年前后一台或多台PLC通过RS232/RS485串口与1台或多台PC机(操作站内装HMI人机界面和组态软件或称SCADA软件)连成系统,它采用了现成的网络技术,特别是DDE或OPC数据交换软件技术及IEC61131-3标准的组态软件,使PLC系统的开放性、可用性大大提高,成为低成本自动化的典范,现已逐步过渡到21世纪初的工业以太网为主的网络,而且由罗克韦尔公司牵头的CIP通用工业协议(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已经形成,DeviceNet/ControlNet/Ethernet/IP三层结构的通信网络,已为人们接受,PLC由原来通信功能较差变成走在网络化的前列。

2.5 90年代现场总线热潮方兴未艾

现场总线技术在90年代已经形成了开发的热潮,它适应了各行业现场测控方面的需求,形成了多标准并存的局面,细分传送数据宽度的位级的传感器总线,传送数据宽度为字节级的设备总线、传送数据宽度为数据流或功能块级的现场总线,FF HI/FF HSE等对过程控制更适合些,Profibus、Device Net等对离散控制更适合。基金会现场总线FF HI采用了ISO/OSI通信模型的1、2、7层及用户层,它在现场两线制供电、防爆、防电磁干扰、防雷击及冗余、现场控制(PID单回路调节、串级调节、选择性调节、比值调节等常规控制均在现场完成)、互操作性、互换性方面均经受了实际工程的较长期的考验。FFHI在通信上考虑了网段上各种设备的特点及现场传输信号的特点,为多年相关经验的总结。把现场总线设备的通信连接(一种软连接)这种虚拟通信系统VCR(Virtual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分成三种类型,即设置参数或改变操作方式的客户/服务器型(C/S)、刷新功能块的输入输出的发行者/预定者型(P/S)、事件报告、趋势报告的报告分发型(S/S 源点/受点),并且利用对象字典(OD)、设备描述语言(DDL)及用户层的功能块应用过程等,完成自动化系统测量数据采集、控制回路任务,及保证可互操作性。FF HSE在与FF HI无缝连接的基础上,用高速以太网(HSE:High Speed Ethernet)完成中央控制室一级或监控层的网络COTS化的任务,采用了交换机等网络产品及传输层、网络层的TCP/VDP/IP协议,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和可互操作性。

现场总线技术发展与现场仪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分不开的,目前流程工业用的变送器等现场仪表生产情况是FF占10%、HART占40%、模拟仪表占50%,所以还要重视现场检测仪表与执行器的更新换代,才能使现场总线技术普及。

2.6 “e网到底”前程似锦

在90年代之前兴起的互联网(全球性的广域网),及移动通信、多媒体技术、个人计算机及操作系统网络支持功能的发展等,对自动化测控系统的数字通信技术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接入业”的兴起,交换机、集线器、5类双绞铜缆等网络产品价格下降,以太网及互联网协议簇(包括TCP/IP等)的应用技术深入到各种连网设备中,传输方式由基带向载波、宽带等方式发展,网络速率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