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中国联通现网的LTE分组承载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现网的LTE分组承载解决方案

时间:07-2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中国联通从2012年开始规模引入分组技术来满足3G/LTE业务的回传需求,为了解决3G业务的灵活割接以及未来LTE S1-Flex/X2的灵活调度需求,分组网普遍采用汇聚核心层L3 VPN技术来满足多点到多点的业务调度需求。

LTE的承载需求

LTE业务对承载网的网络构架、承载效率、调度灵活性、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需求和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LTE回传网的网络更加扁平化,需要分组传送网支持L3 VPN来满足LTE业务灵活调度的需求;另一方面,LTE带宽需求快速增长,接入层GE组网已无法满足LTE业务的带宽需求。

不同于2G/3G网络架构,LTE回传网的网络更加扁平化:整个无线网络由eNodeB和SGW/MME两部分构成;原RNC/BSC消失,其功能分布至eNodeB和SGW/MME上。

S1作为eNodeB与SGW/MME之间的接口,X2 作为相邻基站之间的接口,S1-Flex作为eNodeB与不同SGW/MME之间的接口。整个Backhaul流量被细分为S1-U、S1-C和X2,传送网络拓扑由2G/3G时期的点到点模型演进到点到多点模型,要求分组传送网具备L3 VPN能力,以实现业务流的识别及流量疏导。

LTE的业务承载方案

网络总体架构:中国联通分组承载传送网的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LTE业务承载的L3 VPN需求,所以联通分组承载网不需要进行改造就完全能够满足LTE承载的要求(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分组承载LTE均需要对网络进行改造)。

在LTE阶段,分组承载传送网需要承载S1和X2接口的流量,业务对IP转发继承3G阶段的组网,优选采用核心汇聚层L3 VPN+边缘接入层二层隧道方式来实现;2G/3G TDM基站/以太网大客户专线业务采用多段伪线(MS-PW)方案,在接入层以PWE3仿真方式接入。

L3 VPN部署:在L3 VPN部署到汇聚层的方案下,由于汇聚层节点数量较多,采用普通L3 VPN技术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引入层次化(HoVPN)解决可扩展性问题。

在普通L3 VPN模型里,首先汇聚层BGP邻居数量大,网络压力大;另外由于需要在PE之间建立full mesh的隧道,PE之间的隧道需要建立N*(N-1)条,在组大网时会存在瓶颈,特别是采用RSVP-TE隧道时,每条隧道都需要人工指定,给运维造成一定的压力。HoVPN可以彻底地解决L3 VPN的可扩展性问题,通过HoVPN可以把L3 VPN的BGP邻居和隧道数量都降低。

PE节点分为UPE(用户侧PE)和SPE(交换PE),其关系如下。

UPE只和SPE建立BGP邻居和隧道关系;SPE之间建立full mesh的BGP邻居和隧道关系;UPE只有一个路由方向,因此SPE只需要发送缺省路由给UPE,UPE上路由非常简单;SPE学习本SPE下所有UPE的明细路由,然后再发给所有其他SPE,因此最终所有SPE均会学习到全网的明细路由。

通过VPN的分层处理,可以很好地解决L3 VPN组网的BGP邻居数量和隧道数量的压力问题,是L3 VPN业务模型组大网的主流技术。中国联通分组网核心汇聚采用L3 VPN技术,核心汇聚节点数量上百个,采用普通L3 VPN存在巨大的BGP邻居压力和隧道压力,因此HoVPN方案成为核心汇聚层首选的组网方案。

综合所述,在核心汇聚采用HoVPN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L3 VPN技术在本地网应用时遇到的可扩展性问题,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满足3G/LTE业务的承载需求,因此HoVPN应该作为联通分组网核心汇聚层组网的首选方案。

接入层10GE组网

(1)LTE基站将普遍需要GE接口,业务量大的城市热点区域边缘接入层要接入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以及集团客户业务,10GE的需求迫在眉睫。

(2)若采用裂环加点的方式或者叠加GE环路容量的方式,会对运维造成很大冲击且对光纤资源的要求高。

(3)若在接入采用不能平滑升级到10GE的设备,在LTE阶段GE设备将很快不能满足组网要求而造成投资浪费。

综合所述可知中国联通在接入层引入小型化、成熟、可靠的10GE分组接入层设备或者可平滑升级到10GE的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分组承载LTE商用案例

新加坡M1 LTE承载

新加坡M1成立于1997年,新加坡第三大移动运营商,主要提供2G/3G/3.5G/LTE移动业务以及企业大客户、国际VoIP数据业务等。2011年6月成为东南亚第一个提供LTE商用网络的运营商,单站提供75Mbit/s空口速率。

中兴通讯承建的分组网络主要提供2G/3G/LTE和大客户业务的承载,采用L2 VPN + L3 VPN组网方案,兼顾了网络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