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RFID与WSN技术融合理论研究

RFID与WSN技术融合理论研究

时间:05-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WSN网络协议栈有3个管理平台:其中,能量管理平台管理传感器节点如何使用能量,在协议栈设计时都需要考虑节省能量;移动管理平台用于检测并注意传感器节点的移动,维护与汇聚节点之间的路由,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动态跟踪其邻居的位置;任务管理平台可在一个给定的区域内平衡和调度监测任务。

图4所示的改进型协议栈细化并改进了原始模型。此协议栈可以划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应用层以及倒L形的定位和时间同步子层。定位和时间同步子层在协议栈中的位置比较特殊,通过倒L形体现其既依赖于网络协议各层,同时又为网络协议各层提供信息支持。
1.3 R FID与WSN融合
如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RFID与WSN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课题。Urban等对RFID与WSN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Zhang Beiwei等则对两种技术融合的网络架构以及能量约束进行了说明;刘国梅、孙新德设计了融合WSN和RFID技术的一种农产品冷链物流监控追踪系统。总结目前RFID与WSN技术的融合方式,可以将RFID和WSN的融合类型分为三类:一是RFID阅读器与WSN节点的融合;二是RFID标签和WSN节点的融合;三是RFID与WSN在系统层次上的融合。
1.3.1 RFID阅读器与WSN节点的融合
RFID与WSN融合后的阅读器不仅可以远距离地获取RFID标签信息,而且阅读器节点具有无线通信能力,能够读取标签内部代码,感知周边的环境数据,与区域内的其他无线通信节点形成多跳的通信网络,将节点采集的数据和物体的标志等信息高效地传输到上层应用。Zhang Lei等提出了一个结合RFID阅读器与WSN节点的系统结构,节点内部拥有一个传感单元,其采用的是Zigbee协议,形成了一个具有RFID标签读取能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节点内部构成如图5所示。

1.3.2 RFID标签与WSN节点的融合
RFID标签携带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与阅读器、其他节点或者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这种类型的融合不仅给无线传感器节点添加了RFID识别能力,而且使RFID标签能够主动获取数据信息。在这种模式下,标签上的传感器节点用于监测物品的状态及环境信息,并将感知数据存于标签内存中,由读写器读取并转交RFID应用层处理。Deng Hai等提出了一个RFID标签与传感器的结合模型,即嵌入了传感器的RFID系统(SE—RFID)结构。其结构如图6所示。


1.3.3 RFID与WSN在系统层次上的融合
在这种模式下,RFID标签、阅读器和传感器物理上是分开的,无须设计并部署融合。RFID设备与传感器的节点,所有RFID与WSN的协作在软件层次上完成。RFID系统可以通过WSN获得物体的信息或环境变量,WSN通过RFID提供的追踪与标志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J.Cho等设计了一个采用SARIF框架的系统,由RFID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一个综合服务模块组成,其结构如图7所示。

2 WSID关键技术分析
RFID与WSN的三种融合方式解决的是两者融合结构的问题,但是两者融合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关键。在融合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有路由技术、中间件技术以及数据融合等。
2.1 路由技术
路由协议的作用是寻找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佳路径,将数据分组沿着最佳路径进行转发。路由协议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搜索满足条件的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优化路径:二是转发资料分组。目前,研究人员根据路由协议自身的特点以及应用类型等,将路由协议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2.1.1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该协议设计主要考虑用户是否能够方便决捷地查询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终端用户往往只关心所采集的数据,而不关心这些数据具体是从哪一个节电传送的,用户(查询节点)只需向网络发出一条查询命令,网络就将所查询的数据反馈给用户。
2.1.2 基于层次结构的路由协议
该协议将整个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多个级别,同级节点间可以相互交换数据。在路由选择中,低一级节点将数据传输至簇头节点(高一级节点),簇头节点进行数据融合,减少冗余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2.1.3 基于地理信息的路由协议
网络中的节点利用GPS设备、三角定位系统等获知自身所在的地理坐标。在进行路由选择时,节点合理利用这些地理信息,从而将数据分组转发给一个特定区域而不是整个网络,减少网络能耗。
2.1.4 基于多路径的路由协议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增加传输的路径数,可以增加网络的等效带宽,缩短传输时延。对于WSID网络,多路径路由协议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并且可以将传输能耗分摊在更多的节点上。
在WSID网络中,节点计算能力有限,对能耗和QoS有一定的要求,因此WSID的路由协议优化尤为重要。李陶深等在选播通信被规定为IPv6中的一种标准通信模型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选播通信服务模型,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选播路由算法。该算法能以较短的时延达到局部最优,较好地平衡网络负载,提高了网络搜索速度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网络服务质量。凌启东等则认为上述算法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在WSID网络的环境中也存在缺陷。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WSID网络路由算法的问题模型,提出了两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不同编码的路由算法,分析了各自的特点。经过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实数编码的路由优化方法更适合在WSID网络中应用。
2.2 中间件技术
WSID网络中间件的作用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筛选过滤数据(删除冗余数据),将真正有效的数据发送到上层的应用程序,以供用户查询使用。基于此,WSID网络中间件的功能要求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是能够将底层的大量原始数据经过层层过滤最终得到对上层应用有意义的数据;第二是采用分层的过滤方式并能够得到不同层次的有意义数据;第三是用户可以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在不同层次设置数据的过滤条件。
中间件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即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以数据挖掘、神经网络、复杂事件处理等理论为基础,针对原始数据规模大和原始数据包含的语义信息少两个问题,有效地减少数据冗余,从而为上层应用提供适合的语义信息。图8给出了典型的数据处理的过程。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