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移动通信 > 3G WCDMA & TD-SCDMA > LTE天线端口、流、层怎么划分的?

LTE天线端口、流、层怎么划分的?

时间:07-28 整理:3721RD 点击:
查了一些资料,个人的理解是:
端口与传输模式有关,是天线的逻辑组合,比如0对应1根物理天线,1对应两根物理天线,...;
层数也与传输模式有关,比如多天线中,采用分集时,需要两个相同的层,采用复用或SFBC时,则需两个不同的层;
流则表示同时传输的数据块,或者抽象点说就是MIMO公式中未知数的个数。
流与层之间需要映射,如之前所说,采用分集则映射为两个相同层,采用SFBC则映射为不同层。
数量上的关系是:
流<=层数<=天线数

不知我理解的对么?

参考内容:沈嘉等著《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P67-72

LTE的下行发送过程:
1)对于来自上层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形成码字;
2)对不同的码字进行调制,产生调制符号;
3)对于不同码字的调制信号组合一起进行层映射;
4)对于层映射之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映射到天线端口上发送。

码字、层和天线端口的区分。
1、码字:
码字是指来自上层的业务流进行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不同的码字q区分不同的数据流,其目的是通过MIMO发送多路数据,实现空间复用。
由于LTE系统接收端最多支持2天线,所以发送的数据流数量最多为2。这决定了不管发送端天线数为1、2或者4,码字q的数量最多只为2。
当发送端天线只有一根时,实际能够支持的码流数量也只能为1,所以码字数量最多也只能为1。
如果接收端有两根接收天线,但是两根天线高度相关。如果发送端仍然发送两组数据流(两个码字),则接收端无法解码。因此,在收端信道高度相关的情况下,码字数量也只能为1。
综上,码字q的数量决定于信道矩阵的秩。
2、层
由于码字数量和发送天线数量不一致,需要将码字流映射到不同的发送天线上,因此需要使用层与预编码。
层映射与预编码实际上是“映射码字到发送天线”过程的两个的子过程。
层映射首先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码字流重新映射到多个层(新的数据流),参见P68表3-23、3-24。(注:层的数量小于物理信道传输所使用的天线端口数量P)。
预编码再将数据映射到不同的天线端口上。
在各个天线端口上进行资源映射,生成OFDM符号并发射,参见P67页图3-11。
3、天线端口
天线端口指用于传输的逻辑端口,与物理天线不存在定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天线端口由用于该天线的参考信号来定义。等于说,使用的参考信号是某一类逻辑端口的名字。具体的说:p=0,p={0,1},p={0, 1, 2, 3}指基于cell-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p=4指基于MBSFN参考信号的端口;p=5为基于UE-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
从层到物理天线端口传输是通过预编码来完成的,参见P69的两个公式。由公式可见,无论层数是多少,只要其小于用于物理传输的端口数,即可通过预编码矩阵W(i)将其映射到物理的传输天线上。
对于p=4、5的情况,再P69第4行有介绍。P={0,4,5}都指单天线端口预编码,即使用的发送天线为1。由于层数量必须小于天线端口的数量,所以此时层数为1,适用表3-23第一种情况,层映射前后的码字是相同的。
曾有人指出,p=4、5时,发送端可以使用发送分集。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但是在LTE的规范中,p=4、5仅适用于单天线端口的预编码。由P69的预编码中的1 、 2 、 3 小点分别介绍单端口、空间复用、传输分集的三种预编码方式。P=4、5不属于传输分集。
4、总结
码字用于区分空间复用的流;层用于重排码字数据;天线端口决定预编码天线映射。

顶,技术贴

:D

二楼讲的很透彻,学习了:)

懂这些,在工作当中用在哪里

不错呀,讲解的通俗易懂!:)

二楼讲的很透彻,学习了

如jeffyko所说,有些说法略微不妥。列举一二供大家考虑及讨论:
1. "码字q的数量决定于信道矩阵的秩", 那么请考虑:单码字的多层传输的层数由什么决定?
2. “由于码字数量和发送天线数量不一致,需要将码字流映射到不同的发送天线上”,那么请考虑:层数和发射天线数量(或接收天线数量)总是一致吗?



用在考试上以及跟客户装逼上,就这点作用,哈哈哈

:)

嗯,学习了



正在学习LTE MIMO,请陈老师指导。

1. 我觉得码字数量决定信道矩阵的秩是错误的,层的数目才是和信道的秩相等。
2. 应该是层数和天线数量不相等的时候,用预编码来映射吧?



:)



不客气。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但第一条理论上说是层不超过秩

没有图片

学习了,谢谢分享!

学习了。。

高深

赞!

沈家说的不是完整的,要把这些看懂,一是要看华为的原版资料,第二是最重要的,看协议里的描述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