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 CON系列之二:NI 将PXI测试平台进行到底
恰逢首次进入中国的EDI CON在京启航,记者得以见证国内射频微波领域的盛况和济济人才,同时也在这次会议上采访了几个测试领域的大佬,听他们讲自己的技术、产品、应用和未来规划,这几个厂商很有代表性,而他们展示的内容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其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能性。让我们看看NI的最新动向。
NI资深研发副总裁Phil Hester表示"未来全球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无线通讯发展迅速、大数据时代来临以及模块化软硬件平台的出现,NI推出的PXI测试平台即配合了这些趋势。"同时,NI也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行动来加强自己在软件工具开发方面的实力,包括收购软件无线电领域的领先企业Ettus Research公司, 收购擅长高频设计和建模这些RF前端设计的软件公司AWR,以及专注于做射频协议的仿真及协议标准的Signalion和NMDG。看得出,NI要将软件测试的No.1进行到底。
NI资深研发副总裁Phil Hester
NI近年来就主推其PXI模块化测试平台,通过不断的性能完善和升级,将其打造为一个强大的软件自定义测试平台。针对射频研发和测试,NI在大约十年前推出了第一款基于PXI平台的矢量信号接收器和分析仪,频率为2.7GHz;大约五年前拓展了它的频率范围,达到6.6GHz;2010年,NI推出全新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到2012年,推出另一款矢量网络分析仪,可实现8GHz双向S参数的测试。"NI在2010年推出的5665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实现14GHz的矢量信号分析,具有极低的本底噪音,大概是-165dBm/Hz。NI曾经用它和被视为业界经典机型的一些箱式仪器做过对比,5665的性能不输于这些箱式仪器,而且在速度上具有非常好的优势。去年我们在5665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两个模块,增添了频率预选器和中频滤波器,可以满意一个新的应用:频谱监测。通过这些努力和NI在研发上面的不断投入,可以完全打消对于PXI平台实现射频测试性能的质疑。"NI射频研发副总裁Jin Bains如此回应大家对PXI平台射频测试能力的疑问。而对微波技术发展到毫米波、亚毫米波和太赫兹波段的测试挑战,NI也有信心能够在PXI平台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NI射频研发副总裁Jin Bains
在提到NI软件平台的优势时,Jin还提到了一个软面板的概念,这是NI针对PXI平台的应用提出的一个概念和产品,可以帮助初学者利用PXI平台快速实现测试,用户只需要将软面板中的模块化软件程序移植到LabVIEW,稍加定义来实现自己的程序。
NI中国市场部经理徐赟
在支持中国客户方面,NI中国市场部经理徐赟给我们讲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来证明NI软件化测试平台在中国市场应用上的优势。"之前我们和北京大学的通信系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北大的老师在研究中国的三网合一的一个标准,即中国三网合一的芯片的实现,就是在家庭里把宽带信号与电视信号以及电话信号合而为一,最终的产品是在一个机顶盒中可以调制解调这三种信号。在研发的前期,他们无法找到一个大的仪器厂商提供一个现成的箱式仪器来实现这个标准的测试,因为这个标准并非是一个国际标准,而是一个中国的标准。在它没有成为一个标准之前,对于一个仪器厂商来说投入是非常大的。后来,他们在NI的平台上很快通过FPGA实现了对这样一个标准的仿真及原型验证。在去年中旬的时候得到了国内相关专家的认可,现在已经开始第一批流片。"显然,国内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生产领域,标准林立以及众多不确定性标准共存的现状给NI的PXI软件化测试平台以很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NI而言,未来的发展无疑仍然是以巩固和加强软件测试方面的实力和优势为核心。这也给NI开辟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方向,也为NI提供了和其他仪器厂商合作的可能性,Phil表示,虽然NI本身也有很多基于硬件的解决方案,但未来的发展注定测试厂商无法一家独大,每个厂商都有自己无可替代的优势,而开放式的竞争和合作将是业界普遍存在的,NI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开展和更多测试测量厂商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完美的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测试测量设备。
系列之一:安捷伦前瞻性产品设计
系列之三:泰克 一个新开始
立即进入测试测量技术社区
EDI CON NI PXI 射频测试 软件测试 相关文章:
- 泰克UWB WiMedia测试方案助力Testronic实验室无线USB测试(11-07)
- 泰克升级Medius,助力网络级质量保证监测(07-02)
- 美国国家半导体与SunEdison携手启动太阳能系统现场测试(05-05)
- 培育中国的设计创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01-04)
- NI携其最新产品亮相首届电子设计创新会议(02-18)
- EDI CON系列之一:安捷伦前瞻性产品设计(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