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应用设计 > 消费类电子 > 哪种宽带网络更适合于数字家庭

哪种宽带网络更适合于数字家庭

时间:01-03 来源:IT168 点击:

的最大特点,象视频会议、IPTV等一些只有在高速率下才能更好表现的网络应用在FTTX+LAN方式前看来显得绰绰有余。同时智能小区可以利用FTTX+LAN方式的小区宽带网络系统,将家庭终端与物业管理平台构成整体局域网,为物业管理开展各类网上增值服务提供支持。

但理想与现实总存在矛盾,除了FTTH+LAN能基本满足用户的带宽需求外,其它FTTX+LAN方式本身提供的宽带带宽很有限,如果再在高峰期多用户共享的话,对数字家庭应用无疑是场恶梦。而且安全和费用也是个问题,所以从整体趋势来看,FTTX+LAN方式更适用于小区宽带接入,并不能很好满足单个数字家庭的需求,只能做为DSL方式的备选。

推荐指数:★★★

三、Cable MODEM方式

Cable MODEM(有线宽带,混合光纤同轴/HFC)也是一种常见的宽带接入方式。其是利用有线电视网(闭路电视),接入国际互联网的一种宽带上网方式。

● 技术特点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技术就是基于CATV(HFC)网的网络接入技术。Cable 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

用户家里只要安装一个Cable Modem(简称CM,电缆猫),一头接有线电视电缆,另一头通过RJ45网络接口(或USB接口)接驳电脑,就可以上网了,无需重新布线,不破坏原有装修,最高速率可达数十Mbps(对称式传输速率为2Mbps~4Mbps、最高能达到10Mbps;非对称式传输下行速率为30Mbps,上行速率为500Kbps~2.56Mbps)。

在美国,同轴电缆CM方式占据了主流,其70%家庭的客厅以及83%家庭的主卧室内装有同轴电缆插座,并可利用其上网。

● 小 结

CATV网的覆盖范围广,入网户数多;网络频谱范围宽,起点高,大多数新建的CATV网都采用光纤同轴混合网络(HFC网),使用550MHz以上频宽的邻频传输系统,极适合提供宽带功能业务。

CM宽带可分为同步(共享)和异步(交换)两种方式。同步类似以太网,网络用户共享同样的带宽,当用户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其速率急剧下降,碰撞增加,登录入网困难。而异步的ATM技术与非对称传输成为CM技术的发展主流。如果是共享式,显然不能很好满足数字家庭的需求;而如果是独享式,其提供的带宽和速率、费用并不会强于DSL方式,但能基本满足一般数字家庭的需求。

推荐指数:★★★★

四、其它方式

除此而外,数字家庭可供选择的宽带接入方式还有微波接入、PLC(电力线通信)、卫星接入等多种非主流方式。

● 微波接入

尽管中国电信基础建设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仍无法满足网络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无线微波扩频通信以其建设快速简便等优势成为建立广域网连接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国内城市通信基础设施的有效补充。同样可做为远郊有此需求的数字家庭宽带接入的可选方式。

推荐指数:★★★

● 卫星接入

中国卫通卫星宽带已交接,国内从今年开始便可实现以卫星宽带接入电话、电视、互联网。使用高容量的卫星宽带系统,不仅面向需要稳定宽带接入的个人、集团等高端用户,还面向地面网络难以覆盖的城市盲点,以及地面网络建设难度大的边远山区。宽带卫星比传统卫星容量提高数倍,使卫星通信首次取得规模化经济效应,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宽带卫星接入与ADSL等宽带接入的使用成本几乎没有差异,对于边远地区的数字家庭很是实用。

推荐指数:★★★★

● 电力线接入

PLC即电力线通信,是一种利用电力线实现信息高速传输的技术。作为一项新的宽带接入方式,电力线上网目前已经普遍受到关注,因为它不需要重新铺设光纤光缆建设网络,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电力系统的资源。该项服务仅使用覆盖广泛的电力线路传输信息,只需有电源插座就可通过"电力猫"接入宽带,不需要重新布线,成本低廉,速度较快,信息传送速度可达到10Mbps,比较适合家庭用户接入宽带。在室内组网方面,计算机、打印机、电话和各种智能控制设备都可通过普通电源插座,由电力线连接起来,组成局域网。

当然,电力线在方便的同时,接入缺点也较明显,比如用电高峰、线路附近有较强的噪声干扰源或天气情况较恶劣、线路串扰等都会严重影响其传输速度。但其做为数字家庭宽带接入的一种有力补充可选性还是不错的。

推荐指数:★★★

五、总 结

FTTX、同轴多媒体联盟(MoCA)、主要使用电话线联网的DSL、HomePNA以及主要使用家庭电力线联网的HomePlug联盟等在宽带市场上展开了竟争。

但综合来看,在常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