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P揭秘
发展历史
等离子显示器于1964年由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的两位教授发明,70年代初实现了10英寸512×512线单色PDP的批量生产,80年代中期,美国的Photonisc公司研制了60英寸级显示容量为2048×2048线单色PDP。但直到90年代才突破彩色化、亮度和寿命等关键技术,进入彩色实用化阶段。
1993年日本富士通公司首选进行21英寸640×480像素的彩色平等PDP生产,接着日本的三菱、松下、NEC、先锋和WHK等公司先后推出了各自研制的彩色PDP,其分辨率达到实用化阶段。富士通公司开发的55英寸彩色PDP的分辨率达到了1920×1080像素,完全适合高清晰度电视的显示要求。近年来,韩国的LG、三星、现代,我国台湾省的明基、中华映管等公司都已走出了研制开发阶段,建立了40英寸级的中试生产线,美国的Plasmaco公司、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公司等都开发了各自的PDP产品。
技术原理
PDP(Plasma Display Panel)即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等离子体(Plasma)是指正负电荷共存,处于电中性的放电气体的状态。PDP属于自发光型显示器。PDP有六大关键部件即等离子显示屏体(PANEL)、驱动电路、屏蔽玻璃(EMI filter)、电源(PSU)、接口电路(VSC)和外壳(Cover )组成。
等离子显示屏一种利用气体放电激发荧光粉发光的显示装置,其工作机理类似普通日光灯,由相距几百微米的两块玻璃板,中间排列大量的等离子管密封组成的。每个等离子管是在两层间隔为100~200um的玻璃衬板之间隔成的小室,每个小室内都充有氖氙气体。在等离子管电极间加上高压后,封在两层玻璃之间的等离子管小室中的气体会产生辉光放电,产生紫外光(147nm),激发平板显示屏上的红绿蓝三基色磷光体荧光粉出可见光。每个等离子腔体作为一个像素。由这些像素的明暗和颜色变化,合成各种灰度和色彩的电视图像。
按PDP驱动方式分PDP有交流型(AC)和直流型(DC)两种类型。其中交流驱动式又分为存储效应型和刷新型,直流驱动式又分为刷新型和自扫描型。但是由于图像不会产生闪烁、具有由显示屏确定的存储特性及较高的亮度三个原因,交流电压驱动的PDP(ACPDP)处于技术主流地位。
技术特点
PDP优点:
1、 纯平面显示、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
2、 屏幕亮度均匀、不会因地磁影响出现色彩漂移、几何失真和噪音现象
3、 色彩还原性好,灰度可超过256级,相应速度快、宽视角(可达到160度)
4、 具有记忆特性,高亮度、高解析度、高对比度、大屏幕(可达70?迹
5、 多种音效、画效,可变色温,低环境光反射,无X射线辐射
PDP缺点:
1、 承压能力差
2、 功耗大、光效低
3、 成本高、价格昂贵
应用领域
PDP工作在全数字化模式,易于制成大屏幕显示,是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计算机工作站及多媒体终端理想的显示器件。尤其是近年来,关键技术基本突破,产品性能逐渐提高并已达到实用水平。预期今后在大屏幕壁挂电视、计算机工作站、多媒体显示等领域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PDP 相关文章:
- 从等离子原理看等离子电视优劣(08-25)
- 高性能、低功耗解决方案推动数字高清电视的发展(09-08)
- 平板显示接口技术 (上)(09-10)
- 深入浅出讲解高清数字电视(09-24)
- 大尺寸LCD TV迈向高画质之技术探析 (11-18)
-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优劣对比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