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专家:FTTx运维在摸索中前行

专家:FTTx运维在摸索中前行

时间:07-07 来源:与非网 点击:

第三方网管系统亟待开发

记者:目前某些地方运营商存在同时采用两家厂商的PON设备的情况,这样会引起一些问题,比如两家的设备就有两个网管系统,而运营商想要在同一个网管系统里进行总体管理操作,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杭涛:同一运营商存在多个网管系统,对运营商来说有利有弊。一方面,同时使用两家以上设备厂商的网管系统,必然会增加运营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维护工作的复杂度。对两种网管系统运营商都要进行人员培训,自然也会增加维护投入。另一方面,多个网管系统共用有利于引入竞争。如果只有一家设备厂商提供设备,其售后服务和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来看,运营商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的网管系统,经运营商协调,由第三方生产厂家按照运营商的需求来专门生产网管系统。但是,引入第三方网管肯定会降低管理效率。

付裕:目前各厂家的网管系统都是基于网元层面进行管理的,也就是说各厂商的网管系统只能管理各自的设备。

针对目前运营商希望统一网管的需求和现状,我们认为需要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个阶段,我们认为需要首先实现同一企业内部跨产品的统一管理,这是中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目前华为公司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并在业界率先推出下一代网络统一管理系统iManagerU2000,已经能够完成对接入网络、传送网络和数据网络设备的统一端到端管理。第二个阶段,在实现同一企业跨产品统一管理之后,进行跨企业网元管理的努力,这是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孙曦光: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由运营商统一设定EMS技术北向接口规范,由第三方厂家的BOSS系统按照统一的EMS接口同时管理多家厂商的设备。国外运营商的经验是尽量减少设备厂的数量,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范围内使用同一家厂商的设备,选择另外一家设备商作为候选供应商。

廖承宾:目前运营商的基本做法是,通过新建第三方综合管理平台,或者在原有综合管理平台上进行相关开发,使其支持TL1/XML/Corba接口。通过第三方网管和各设备厂家网管的北向接口对接,从而实现性能、告警、配置下发等综合管理。这样,运营商只需关心开通的业务类型、业务的配置等信息,而不需要关心是哪个厂家的设备,各厂家设备如何去操作。


记者:目前PON的故障分析诊断系统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您如何看待在网管系统上实现光功率的检测问题?

杭涛:陕西电信现在所使用的网管系统功能正在逐步完善,可以支持末端光纤等故障的判断。厂家设备也在不断完善,ONU已经能对OLT的下行光功率进行实时测量,测量精度在两个dB以内,同时也支持光功率的越限告警。

付裕:PON网络采用P2MP结构,如果光纤线路出现故障(特别是主干光纤故障),影响的用户量比较大。因此FTTx时代需要比铜线更为快速的故障检测方案。目前通用的光纤诊断方法,一般是采用手持OTDR到现场进行检测,逐段进行排查,不仅人力成本高,而且故障排除时间长。

华为率先推出了业界领先的光线线路技术--N2510OLS系统,只需要在维护机房,即可准确判断出主干光纤/分支光纤、设备掉电等故障,同时可以实现6m精确定位光纤故障点,帮助外线人员快速到达故障发生点进行排障。

华为的8GPON/EPON板已经率先支持OPM光功率测量(已纳入G.984.2标准),采用N2510OLS即可轻易地实现光功率的检测,判断故障是发生在主干光纤还是分支光纤(分光器前还是分光器后),哪一条分支光纤。

孙曦光:目前GPON已经实现了ITUFSANG984.2中定义的光链路实时监测功能,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对OLT和ONU两侧的光模块的光功率、电压、温度、激光偏转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目前网管系统已经逐步集成该功能,如ALU5530 NA网络分析系统已经具备这种GPON光线路检测、分析和优化等功能。

廖承宾:目前EPON网络已经具备故障分析诊断系统能力,最基本的方式是通过定期对物理层的光功率进行检测,包括:发射光功率、接受光功率、偏置电流、偏置电压及工作温度等参数,再通过OAM或SNMP向OLT及EMS进行汇报,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而实现对光链路性能的监测及预警。如果需要取得更为精确的链路诊断数据,例如识别故障,还可采用内置OPM的方式;若要实现主干故障点定位,则可以通过OTDR+波分OSW方式;甚至若要实现分支故障点定位,则可以采用OTDR+FBG滤镜等方式。但目前这些方式因为成熟度或成本的关系,还无法进行普及。

互联互通有待继续磨合

记者:日前我国率先实现了GPON关键设备的互联互通,GPON的互联互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对GPON的实现商用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唐雄燕:GPON的互联互通与EPON相比,相对比较落后。目前,中国联通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联合开展了一系列GPON设备互联互通的测试,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互联互通只是GPON实现商用的一个因素,而并不是影响GPON实现商用的最根本性的问题。没有互联互通,运营商同时采用同一家厂商的ONU和OLT也可以实现商用。推动GPON实现商用的根本因素还在于其自身成本和高带宽业务的应用,只有降低成本,挖掘高带宽业务应用才能真正推动GPON产业的发展。

付裕:阻挠GPON商用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互通和成本问题。目前国内GPON互通问题已经解决,而且GPON国家标准已经发布。这就意味着国内困扰GPON商用的障碍得到完全解决。互通问题的解决将进一步促进本已非常庞大的GPON产业链的壮大,尤其是GPON应用的终端产业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孙曦光:进入2009年,GPON领域在互联互通上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进展。GPONIOP问题一直被业内认为是GPON不成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GPON在全球的规模应用,在ITU/BBF/FASN/CCSA国际和国家标准组织的领导和主流运营商(FT/IT/CU等)的强力推动下,以及所有主流GPON商家的积极配合下,GPONIOP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质性进展。

廖承宾:GPON由于其协议完善,在相关标准里明确定义了互联互通的规范,加上之前EPON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有很多的参考价值,所以实现起来应该会比较容易。目前GPON的主要问题还在于芯片的成熟以及价格的下降,这才是推动大规模商用的关键,单纯在互联互通上的进展尚不足以促进整体的应用。

记者:尽管中国电信在2007年已经颁布了EPON的行业使用标准,但是,据了解目前不同厂商的EPON设备在互联互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在国际上EPON的互联互通的标准情况如何?EPON设备的互联互通问题对FTTx的成本等方面有多大影响?

唐雄燕:近年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一直在致力于EPON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目前,EPON关键设备的互联互通已经实现,网络层面的互通已经没有问题,但是在业务互通方面还没有完全实现,有待解决。

杭涛:不同厂商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之后,可以降低相关芯片和设备技术和市场的风险,可以降低成本。虽然EPON很多技术标准是统一的,但是不同厂家理解不同,造成厂商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存在差异。业界制定PON的标准,只是制定OAM协议的标准化,而PON的网管系统基本都是通过SNMP来实现的。尽管所有厂商的设备都符合OAM协议,但其SNMP的标准各不相同,从而导致系统的管理和互通性存在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

付裕:EPON存在互通问题是一个既有问题,也是必然问题。EPON标准定义相对宽泛,这就使得对同样问题的理解及实现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必然会带来互通的困扰。但互通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商和系统厂商的利益和合作态度,需要经过一定的磨合和适应。

互通一方面是解决运营商网络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链良性发展的问题。EPON设备无法解决全球范围的互联互通问题,这就意味着终端和局端必须配合使用,无法取得规模优势。无法规模化,就意味着成本无法得到持续降低,进而阻碍技术本身的规模扩展。

廖承宾:目前国内EPON的互联互通标准已经比较完善,在PON接入层面,OLT与ONU的PONMAC间完全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且在FTTH模式下已经有了实际互通的工程应用。但FTTB模式由于设备形态较复杂、各厂家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等因素,要实现全业务的互通相对麻烦。而此类问题并非EPON独有,在GPON方面也一样存在。互联互通并不会带来成本的增加,目前主流PON芯片厂家的芯片都是支持互联互通标准的,可以在互通或非互通状态下工作。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