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DSLAM的发展潜力
100多年来,电话线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遍布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xDSL技术的出现,"让原本用来连接古老的黑色转盘电话机的铜线,转而变成可以连接精彩无比的互联网高速世界的连接线",xDSL迅速成为时代的宠儿。截至2006年底,DSL用户占世界宽带用户的65%以上,而我国DSL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3600万户,遥遥领先第二位美国的2450万。
面对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业务传输的需求,各运营商都在制定15~20Mbps的中长期接入带宽发展规划。然而无论是主流的ADSL2+技术还是新兴的VDSL2技术,都无法在1.5km以上的铜线上满足如此高带宽的需求,似乎DSLAM(DSL的接入复用器)已经走到了辉煌的尽头。
DSLAM和PON的结合,以及DSLAM接入平台化是挖掘DSLAM发展潜力的两个主要方向。
1. DSLAM+PON
全光接入是宽带接入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是,大规模的"光进铜退",特别是光纤到户(FTTH)的规模部署还为时尚早,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的成本还是太高。
另外,电信运营商的前期铜线资源投入巨大,xDSL接入已相当普及,因此如何既能利用好前期资源,保护运营商投资,又能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宽带业务需求,成为目前宽带接入网络最佳解决方案的前提。"光铜结合"应当是现阶段接入网发展的重点,DSLAM和PON技术的结合正是最佳解决方案--它既顺应了光进铜退的网络发展趋势,又有效利用了铜线资源,提高了接入带宽,满足了宽带业务的发展需求。
对于光纤接入技术,点对点光纤以太网GE、FE的技术虽然组网简单、带宽独享,但也消耗了过多的光缆、光口等资源,设备的采购、部署成本也较为昂贵,因此难以将此作为现阶段普及的宽带接入技术。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作为新一代光接入技术,在抗干扰性、带宽特性、接入距离、维护管理等方面均具备巨大优势,其应用得到了全球运营商的高度关注。
PON的接入距离普遍在20km左右,这就使得与其结合的DSLAM,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可以靠近用户,成为真正的"最后一公里"接入设备。而成熟的ADSL2+接入技术在1km距离上能提供1Mbps/15Mbps的上、下行带宽,可以满足普通用户的非对称业务需求;新兴的VDSL2接入技术在2006年以来在国内外已经商用测试多次,渐趋成熟,其在1km距离上能提供5Mbps/35Mbps的上、下行带宽,适合为高端用户提供多重宽带业务。
DSLAM和PON技术的结合既可以整合各自优点,又可以通过互补来将各自的缺点最小化:一方面,尽量延伸了光纤的距离,使光纤更加接近用户,缩短了用户铜缆的接入距离,加快了部署速度,避免了在铺设光纤过程中由政策法规约束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当FTTH更为成熟时,还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平滑演进为FTTH,为用户提供终级宽带接入服务。
2. 接入平台化
与PON技术的结合,延长了DSLAM的生命周期,而DSLAM的统一接入平台化将使其彻底焕发新生。
从总体上看,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型的网络,支持业务融合的下一代网络发展形态将是统一的资源管理、运营支撑和业务平台,整个网络功能结构趋向层次化、扁平化,采用统一的IP协议承载和封装。而接入网也趋向融合,允许多协议多业务的综合接入,能以最经济的成本灵活、快速地扩展业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宽带接入市场呈现出多种接入技术并存、竞争的格局,如果能把xDSL、LAN、xPON、WiMAX、Wi-Fi等多种接入方式统一到一个接入平台上,不仅为运营商节省投资成本,还可大幅降低其运维成本。因此统一的接入平台正逐渐成为接入网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从设备角度来看,新一代的DSLAM,完美的体系架构是其可以成为统一接入平台的技术保障:
全IP的架构与下一代网络和业务的全IP化演进相匹配;
通过Multi Giga总线实现标准的、支撑全业务的开放式架构,并实现超强的宽带功能,支撑需要高带宽的新型增值业务,保证了不断开展的高带宽增值业务的顺利接入;
基于标准的、全IP化的全业务开放式体系架构面向未来新型业务或功能,易于扩展,保证了各种接入技术的融合。
DSLAM在外延上结合了xPON技术,在内涵上融合了多种接入方式,加上DSLAM设备本身在组播、QoS等性能方面的提升和完善,使得作为最终用户通向丰富多彩的宽带网络世界最关键一环的DSLAM为今后以IPTV为主的TriplePlay业务的开展和运营提供了技术和方案支撑。
- Maxim推出Ethernet-over-SONET/SDH映射器(02-25)
- 华为在全球DSL接入市场位列第一(05-17)
- 面向光进铜退的xPON技术发展探讨(04-11)
- 许明:要选就选最适合的 EPON商用能力超GPON(02-28)
- 创新与融合:中兴通讯xPON+VDSL2解决方案(09-26)
- 依托xPON平台 EPON与GPON共同发展(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