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闪联是产业化下的蛋

闪联是产业化下的蛋

时间:10-25 来源:chinabyte 点击:
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对外宣布,在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总部举行的最新一轮的FCD(最终委员会草案)国际投票中,闪联标准险胜过关。这为闪联晋级国际标准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本次闪联在2票弃权1票作废的情况下获得15张赞成票,恰好达到超过75%的有效赞成票,成为国际标准几成定局。如果不出意外,闪联将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

  标准战略是一个大国高科技产业崛起的重要战略。当下,中国制造已经名满天下,但制造并不意味着智造。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企业仍处在产业链的低端,离不开劳动密集型生存发展的圈子。如何让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早已经成为国内很多企业共同关心研究的课题。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既有的国际经济格局下赢得自身有利的地位,从产业的源头上抓住进攻重点形成突破,是一道拷问中国企业家的难题,如何运用好标准战略显然是一步妙棋。

  这步棋能够走好关系着中国高科技企业能否和国际厂商占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技角逐。在第一次FCD投票中,闪联并未通过,受阻的原因主要是在英特尔主导的另一3C融合标准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的影响下,来自美国和欧洲几个国家的专家对闪联标准投了反对票。第二次能够通过,闪联的策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随后两个月中与英特尔等DLNA主要成员及FCD专家进行深入沟通,并在一些问题上做了让步。最终美国代表也在FCD阶段对闪联投了赞成票。

  业内人士指出,这次能够获得国际厂商的认可与闪联的产业化先行是分不开的。

  闪联联盟方面一位负责人表示,在制定和完善闪联标准的同时,闪联联盟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闪联标准的产业化推动工作。有别于其他标准联盟的运做,闪联自成立以来,没有一味追求盟员数量的增长,而是将发展的重心放在产业化布局层面,闪联联盟成员涵盖了信息和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企业,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群,联盟厂商覆盖国内计算机产业41.7%、电视机产业84.3%和手机产业46%的市场份额,在2007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前30名中,有12家闪联联盟成员企业。

  2005年12月由联想集团、TCL集团、长城集团、长虹集团、创维集团、海信集团、康佳集团、中和威八家国内主要的信息技术领先企业联合成立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闪联标准产品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进程。在产品研发方面,闪联任意通软件、闪联电视模块、闪联机顶盒、闪联手机、闪联音效产品等已经开发完成,第二代闪联电视、闪联芯片等新产品正在研制过程中。在产品销售方面,自2004年起,众多闪联成员企业开始推出闪联概念产品。目前,多款闪联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以闪联pc为主的包括机顶盒、投影机、手机等全部闪联产品的销量达到了100万台,销售额逾百亿元。截至目前,闪联的成员数量已经达到100家,其中不乏飞利浦、LG、意法半导体等著名公司。此外,闪联还在2006年初与日韩两国联合成立了亚洲第一个跨地区家庭网络标准组织。

  闪联的这种策略为那些正在努力让某个标准晋级国际标准的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标准应该是一个产业利益链条上各方制衡的结果,应该使各方受益。单打独斗可以尽显英雄本色,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招致相关利益方的反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有待商榷,其结果便是久议不决,尾大不掉。这完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不论通过什么渠道成为国际标准,有一条基本原则不能忽视,那就是只有开放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标准,只有开放才能打破国家界限,打破厂商界限。这种共识也是中国标准走向国际的基石。

  成为国际标准有很多条道路可以选择,通过不断做大做强相关产业来让自己的标准得到国际认可是一条最稳健的道路。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笔者认为标准应该是产业下的一只蛋。

  中国企业做技术标准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有着巨大市场机会。在这个市场上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成长起来一些能够被为接受的技术标准,进而对国际标准产品影响,使得中国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能够有自己的身影。人们也看到中国标准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精彩来。这种精彩离不开标准产业化这个经济基础工作。产业化将让中国标准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这个大主题下,中国企业正演奏出精彩的乐章。

  这次闪联在投票中过关标志着由中国主导的标准正在稳步迈向国际舞台,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标准产生全球影响的时代即将来到。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