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称手机设计业进化结果就是消失
产品,这些服务大大降低了国产手机厂商的研发投入。很快,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厂商都成了MTK的忠实信徒,而报价高、又不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中电赛龙等公司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出路在何方
"我认为中国根本不存在手机设计行业!"在去年记者采访德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董德福的时候,这位直率的东北人语出惊人,"做手机要么做硬件,要么做软件,要么做壳,在中国做手机软件设计的基本上就我们一家,其他都是做壳、做PCBA生产的公司!"
对于坚持走高端的德信来说,过去的一年也是异常艰难的一年。随着NEC等日系手机厂商(德信的主要客户)相继撤离中国市场,2006年德信仅实现销售收入8080.4万美元,竟然比2005年下降了10%;2006年德信全年亏损879.3万美元,这也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亏损。2007年仍然不容乐观,第一季度又出现了343.3万美元的亏损,德信的股价也跌至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现在国内这些大的手机设计公司的日子普遍不太好过,小公司反而过得好一些。"BDA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宇欣观察到了这个反常的现象。
在中国手机的集散地深圳,这种被董德福不屑一顾的小公司至少有三四百家。它们之所以活得自在,就在于他们不再做过多的研发投入,而是干起了"力气活"。这些小公司大多采用MTK提供的平台,自己做PCBA,也就是业内俗称的"贴板子",然后卖给一些国产手机厂商,国产手机公司只需要再加一个外壳,一款手机就这么诞生了。
这里的情况有些类似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一家国产手机厂商只需要到"蔬菜批发市场"中走上一遭,就能够挑到自己满意的设计方案,成本非常之低。由于"黑手机"已经严重冲击到国产"白手机"的市场份额,因此愿意支付高价选择优秀设计方案的国产手机厂商越来越少。
谈起国内市场,董德福只有苦笑着摇头。"我们在国内根本赚不到钱。我们负责开发的日本和欧洲市场的手机的工作量基本上都是100个人1年,而国产手机却是10~20个人6个月,他们国产手机厂商愿意付的钱只是那么一点点。"
而这些小手机设计公司虽然能够借助自己的"小、快、灵"赚到快钱,但是他们更多的只是承担了集成商的角色,并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旦"黑手机"市场萎缩,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恐怕要寿终正寝了。
那么,国内手机设计公司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电信市场研究部经理沈子信认为:"一是转型为既做设计又做生产的ODM厂商;二是拿牌照成为手机品牌厂商;三是成为芯片厂商的软件合作伙伴,一起来为手机厂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四是被手机品牌厂商收购,成为其研发中心;五是开拓海外市场。"
其实,对于手机设计公司来说,几乎所有的出路都可以归结为向产业链的上、下游突围。
德信选择了多路突围的办法。去年,德信与微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开发高端的智能手机,还与高通成立合资公司,开拓海外3G市场。"我们希望来自海外3G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董德福透露,公司原来有4条GSM产品线,如今已经砍掉了2条,GSM的研发人员也只留下了400来人,剩下的研发人员集中力量于智能手机和3G手机。但是,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厂商,要打开海外市场谈何容易。虽然德信宣称拿到了泰国Hutchison Cat无线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等海外运营商的订单,但是这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德信的转型方向是对的,但是这毕竟是慢工出细活,要在海外建立强有力的销售渠道,毕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BDA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宇欣认为。
也许是觉得单纯走高端还是太吃力,德信在前不久宣布与慧视国际集团(Arasor)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将目标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南亚等新兴的手机市场,这些地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低端手机为主。
更令人注意的是,在更早的今年3月份,德信宣布与一家"领先的一站式手机零部件生产商"成立合资公司,德信仅持有合资公司31%的股份,由合作伙伴占大股。虽然遮遮掩掩,但是业内人士均知道这个合作伙伴就是比亚迪。这家被命名为"比德"的合资公司承载了两家股东的巨大期望,因为他们希望能够从富士康等实力强劲的台湾ODM厂商手中抢夺到全球手机大佬诺基亚、摩托罗拉的订单。
"从长远来看,手机设计公司进化的结果就是消失。"沈子信认为。但是,前述中电赛龙丽中层经理却不这么认为,如今他已经和原来中电赛龙的100多名员工另起炉灶,新成立了一家手机设计公司。"我觉得新的通信标准出来之后,我们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虽然还是漫漫的寒冬,
手机设计 相关文章:
- 中国手机设计业发生两大根本性变化(05-11)
- 福创西部论坛将于西安举办三场技术研讨会(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