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测试测量 > 为DWDM测试选择最佳光谱分析仪

为DWDM测试选择最佳光谱分析仪

时间:09-14 来源:mwrf 点击:

更加清晰。
由于DWDM点对点链路越来越长,在发射端必须使用更高的功率才能使光信号传送到更远的距离。另一方面,由于长距离的损耗累加,光信号在接近链路终点时已很微弱。这种情况下,既需要测量高功率值,又需要测量低功率值,它取决于DWDM系统的检测点。在进行单个系统组件故障排查时也需要检测小功率信号,因为在这种检测中,测试点只能提取总功率的一小部分。

光谱分析仪测量耦合器、滤波器及复用/解复用器路径等的插入损耗的能力,要求它有测量低功率的灵敏度。具有宽动态范围的光谱分析仪可以增加其应用的广泛性,因为它既可以用于系统级测试,也可以用于元件级测试。随着WDM技术的应用拓展于城域网,以及光网络的出现,使现场安装的光学器件的数量激增,导致在工厂和实验室之外进行详细的元件级测试需求增加。

3.宽波长范围

光谱分析仪波长范围是指其分析光谱中某一定义部分的信号的能力,以纳米为单位(如400nm),用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来表示(如1250nm~1650nm)。

早期的现场用光谱分析仪专注于C带,即1530nm~1565nm波段,符合ITU-T G.692建议。许多已敷设的WDM系统都是设计在C带传送多个通道信号的,因为它正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有效工作波长范围。由于C带对于支持高通道数的系统已显得过窄,所以使用高于1565nm波长的L带,使系统的载运通道数增加至160个以上;加之低于1490nm波长的S带,系统的载运通道数突破200个关口。现正在开启1310nm波段在低成本城域网中的WDM应用之门。图5示出了标准单模光纤光谱衰减区的各波长带。

 

\

图5 标准单模光纤中的光谱衰减概貌

(C带由ITU定义,而S带和L带的范围各厂家的定义不尽相同)

测试范围覆盖这三个波段的光谱分析仪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多用途的仪器,因为它可以满足一个系统在未来各种可能演进情况下的测量。即使用户决定将他的WDM系统延伸至城域网,具有1250nm~1650nm波长范围的光谱分析仪也能胜任。此外,所有光监视通道也能用这种宽波长范围的光谱分析仪测试。最常用的光监视波长是1510nm,1625nm和1490nm。

4.小的分辨带宽

分辨带宽是表征光谱分析仪将两个波长间隔很近的光信号分开的能力。该指标归结于光谱分析仪的光学布局,主要由其内部光学滤波器的行为决定。滤波器的通带越窄,分辨率越高。先进的光谱分析仪采用双通结构,加上高质量的衍射光栅,以取得好的分辨率带宽。

小至0.05nm的分辨带宽不仅可以保证好的光抑制比,而且可以提升测量近距离通道之间OSNR的性能。这种光谱分析仪能分析通道间距为50GHz(0.4nm)或更小的DWDM系统。理想的光学滤波器图形几乎是方形的。在测量分布反馈激光器(DFB)的边模抑制比或近距离大功率通道间OSNR数值时,这种滤波器图形是至关重要的。滤波器图形越方,滤波器的性能越好。

5.野外便携式和坚固性

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使WDM技术很快走出实验室。随之而来的是对适宜于户外环境测试的高性能仪器的需求。光谱分析仪作为DWDM网络敷设和维护工作最基本的测试仪器,被应用于各种场合—网络的不同节点及与实验室环境相去甚远的极端环境。

大多数高性能光谱分析仪都是为科学研究设计的台式仪器,是用于可控环境并由有经验的人使用的精密仪器。另一方面,大多数野外便携式光谱分析仪都是削减了某些光学性能,以提供实用的测试方案。

众多的光学元件和微米量级的精密机械是光谱分析仪的核心,这些元件之间装配的任何偏离都将会直接导致仪器光学指标的下降。便携式光谱分析仪提供电池供电,以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快速、便捷测试。另外,野外测试仪器还需要通过BellCore(TelCordia)跌落实验,而不降低它的指标。

6.增值特性

随着DWDM测试测量技术的演进,更富有进取心的制造商已经在其便携式、高性能的光谱分析仪中加入了更新的特性。这些恰如其分的特性将对产能、测试速度、数据管理和用途多样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7.模块化

DWDM系统试车和故障定位仅靠光谱分析仪还不够,还必须测试光纤的总跨度损耗、回波损耗(ORL)和偏振模色散等。在要求更高的波长准确度测量时,还需要将多波长计与光谱分析仪配合使用。因此,理想情况下,光谱分析仪应该成为由一个通用测试平台管理的系列化模块的一个组成部分。

8.现场测试软件

传统光谱分析仪继承了实验室环境下的复杂软件。而现场测试用光谱分析仪提供了一个更加简洁的用户界面,包括自动测试和简化的步骤化测试。这使所有操作者,不论是新手还是DWDM专家,都能得到想要的信息。

四.结论

数字网络正向光纤网络演变,DWDM系统方兴未艾,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