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FTTH在亚洲进展迅速 IMS成熟度超出想像

FTTH在亚洲进展迅速 IMS成熟度超出想像

时间:04-11 来源:中国电子报 点击:

NGN|0">NGN关键技术主要涉及到软交换和IMS|0">IMS,其中软交换是向NGN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经过全球各大运营商多年的试验和商用,软交换技术及设备已经成熟,协议也基本完善。IMS也已经发展到R7,相对于R5的IMS,R6、R7对IMS的增强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提高。

FTTH进展迅速

在全球范围内,从下一代接入网看,高速接入网的主流还是DSL。目前全球用户有2/3是DSL用户,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宽带接入技术。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下一代高速接入网FTTH的进展迅速。据PointTopic发布的报告,截止到2006年9月,全球范围内有大约2700万FTTx用户,占全球宽带用户数的10.3%;FTTx用户的季度增长率达到了12.6%。在亚太和北美地区,FTTx用户的季度增长率都在20%以上。

日本是目前全球光纤到户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将光纤接入普及率视为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标志,因此采取了政府和企业结合的方式,由政府提出"新一代宽带战略2010",各大运营商随后发布了光纤接入发展计划。截止到2006年第三季度,日本已经有了760万FTTH用户。

光纤到户发展的第二大国家是美国。截止到2006年第二季度,美国已经拥有46.3万FTTH用户,其中政府放松管制政策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比如运营商可以提供tripleplay业务以应对竞争。美国的电信运营商、独立运营商(IOC)和市政当局都在建设FTTH网络。

韩国的宽带普及率高,宽带市场已经饱和,不过到2006年底也发展了12万FTTH用户。在此期间,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样功不可没,提出了著名的"IT839计划"。各大运营商为了提高收入、应对竞争,也积极推动光纤到户,其中韩国电信KT是主要推动者之一。

相比上面三个国家,欧洲在FTTH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尽管主导电信运营商都制订了发展计划,但受相对严格的管制政策的影响,运营商建设网络的积极性并不高,欧洲大部分地区的FTTH发展还处在计划建设或小范围试用阶段。针对这种状况,欧洲政府正在考虑修改管制政策以促进FTTH的发展。

IMS:积极试验,紧密跟踪

在IMS方面,全球运营商一直处于积极试验、紧密跟踪的阶段。除了移动运营商以外,也有不少固网运营商在关注IMS,并开展与IMS有关的试验和部署,不过不少运营商的发展计划还比较含糊。截至2006年底,明确提出要进行IMS试验和小范围部署的运营商,有英国电信、法国电信、英国MMO2、芬兰Saunalahti、美国Sprint等。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北电网络、中兴、华为、原朗讯、NEC、索尼爱立信等设备制造商,也在不断推出IMS解决方案。

2006年IMS领域有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GMI2006。GMI2006是多业务论坛MSF于2006年10月举行的全球IMS网络兼容互操作测试,由BT、Vodafone、Verizon、KT、ETRI以及NTT与新汉普郡互连实验室(UNH-IOL)共同举办,测试涵盖了北电、朗讯(合并前)、阿尔卡特、爱立信、NEC、中兴等26家主要厂商的197种通信设备。之后在12月1日发布的测试报告认为,"IMS的成熟度超过人们的预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端到端的QoS实现机制不统一,现有的实现机制都是基于RFC3312的,各厂商虽然都包含了其中的内容,但是仍不够完整;P-CSCF没有直接的接口控制D-SBG-NE;缺乏真正的IMS终端;验证过程非常复杂;没有使用说明,而属性又很多,导致很多属性无法进行测试;在测试互联互通时,SBG趋向于UNI或NNI接口,当设置NNI以支持漫游时,SBG有时会表现出UNI的属性,因此在漫游时就会出现问题;没有厂商支持GMI设计的最佳媒体路由的漫游功能。在所有的测试案例中,媒体随着SIP信令路径从家庭网络返回,但QoS却降低了。

总体来说,目前全球NGN发展的现状是:软交换技术和标准已比较完善,各大运营商的NGN部署仍以软交换为主;IMS的标准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也越来越成熟,部分运营商已制定了IMS发展计划,但目前仍处于小范围试验阶段;运营商级以太网在2006年是一大热点,欧美的重要运营商开始考虑在NGN中采用它作为核心网技术之一,以摆脱对IP/MPLS的过度依赖;下一代高速接入网受到许多国家政府和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光纤接入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大规模部署阶段;21CN、BcN等著名的下一代网络进展顺利;NGN在给运营商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技术、管制和业务模式等方面的许多挑战。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