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我从未后悔改变世界

我从未后悔改变世界

时间:02-08 来源:南方日报 陈亮 点击:
日前,有"互联网之父"之称的文顿·瑟夫博士赴京出席互联网世纪论坛。在这个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与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联合主办的论坛上,他就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

  恶意软件问题无处不在

  记者:尽管您当初发明了互联网,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在今天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东西,比如垃圾邮件、流氓软件等,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文顿·瑟夫:遗憾的是,恶意软件或者病毒在世界上是无处不在的,而且也是重大的问题。它不是存在于互联网当中架构的某一个层次,而是遍布在互联网架构的各个层级之中。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些方法能够打击恶意软件,我们正在考虑用一些技术上的手段,把我们的网络变得更加强大,能够保护网民免受一些恶意软件的危害。比如,Google就参加到了一个制止恶意软件的群体当中。这个群体从事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互联网当中的一些经常会成为恶意软件来源的站点进行分析,并且向互联网的用户发出警告,让他们远离这些站点。

  记者:对于这些负面结果,您有没有哪怕是一点点的遗憾和后悔?

  文顿·瑟夫:我从来没后悔改变世界。跟互联网的消极面相比,它带来的积极的因素要大得多。不过,如果我现在能重新发明一次互联网,我想情况会更好,我会在一开始就考虑加入更多保护措施,从互联网后台而不是终端就尽可能杜绝这些负面的东西。但在当时,很多保护方法尚未问世。

  实名制并非针对所有情况

  记者:有专家曾经建议,在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的时候,将用真实IPv6的地址,或者把真实IPv6的地址和人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身份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制度会不会对互联网文化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你认为有没有彻底解决安全的方法?如果没有的话,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文顿·瑟夫: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在技术上有哪种显而易见的方式,能够很容易地把IPv6的真实地址和个人的信息绑定在一起。

  比如说在IPv4网络当中,在我们上网的时候地址往往是动态分配的,也就是说每次上网的时候你得到一个动态分配的地址,就是在这次上网的时候暂时加以使用。而且在网络的使用当中,我们是不需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的。

  当然,在互联网当中有一些交易,要想完成的话,对方是需要知道你身份的。所以在今天的网络当中,在各种各样的应用当中,需要用户提供身份信息和不需要用户提供身份信息这两种类型应用之间,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且,对于这两种情况互联网都能够支持的,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可能也会实现。

  移动上网代表互联网发展趋势

  记者:您觉得未来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什么?

  文顿·瑟夫:我觉得就是移动行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已经具有上网的功能。而有很多人,他们初次上网就是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的。

  现在在中国有约4亿部手机,而在全世界有25亿部手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能够上网,但是当中确实有许多具有上网的功能。而且将来移动终端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

  这样就使得Google也非常专注于能够以新的方式来把我们的服务交付给我们的用户。我们也在帮助人们,能够以移动的方式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像搜索这样的应用。但是在一部典型的手机,或者手持终端当中,大家都可以看到显示屏比较小,而且有的时候数据传输的速率也是相当低的。所以我们也在做大量的工作,使我们一些服务能够针对移动终端的工作加以优化。

  文顿·瑟夫简历

  瑟夫是一位尖端的科学家,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后,进入IBM做系统工程师。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加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的与互联网有关的开发研究。1973年,他和他的同事RobertE.Kahn共同设计了TCP/IP协议,这一协议成为今天我们使用的互联网的基础。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