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已成网民不良情绪发泄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和抵触心理。"《小康》杂志这样解读他们前不久刚刚完成的2006年"快乐指数"。这项共有两万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国人目前的"快乐指数"为79.3分,略高于去年的78.1分。
"你看这个!"韩蕴说着,点开了电脑屏幕上一条新闻报道后的"评论"--这是1月4日一家门户网站转载的关于某研究中心预测"2007年物价将继续保持低位良性增长"的消息。"完全是为涨价造势!""还好意思发表这种言论,我看了个标题就来骂了!"数百条跟帖,几乎清一色这种论调。
"确实如此,网络上充满了谩骂和发泄式的语言暴力。要是有人站出来稍微发表点儿不同看法,肯定得被板砖活活拍死。"每天都要在网上泡七八个小时的韩蕴对此特别有感触,"很多时候,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理性分析和正常判断了。"
社会学家表示,这种情况令人深思。我国政治经济状况不断好转,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甚至迎来了空前的超长发展周期,国内生产总值连续4年以两位数增长;民主法制建设在艰难进行,不少地方引入公共政策参与机制,让大家的意见能够进入政府管理序列。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可是,网民们的不满却是那样的强烈和真实,即便是一种不良情绪,也足以代表我们社会的某个方面出现了问题。毕竟,虚拟的网络反映的是真实的世界。
《小康》杂志的调查发现,影响人们"快乐"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不公平,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不能实现"以及"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悬殊导致的心理不平衡"。而在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中,"压力大"、"不平衡"、"安全感差"、"满意度低"等,成为描述现阶段公众心态的最常用词汇。
这份对全国28个省区市7063个家庭进行的问卷调查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普通百姓感觉到的生活压力却普遍加大,特别是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反应强烈。同时,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和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意,则削弱了他们的幸福感。
根据社科院调查,老百姓遇到最多、感觉最大的生活压力来自经济方面。尽管中国经济在高歌猛进,但这似乎不能缓解普通人的真实困境。在过去一年里,一些城乡居民不得不面对"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医疗支出大,无法承受"、"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网络上的表现,就是为数不少的网民集体宣泄。
有人把希望寄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可是政府的责任似乎永远大于它的能力。上述调查显示,人们对政府的工作并不都满意,尤其是对社会保障方面意见最多,其次是医疗卫生服务。这很容易理解--中国社会仍处在转型期,旧有的保障体系分崩离析,新的保障网络还没有形成,民众不得不靠一己之力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风险和不幸。这肯定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儿,也是不少人感觉不好的重要原因。
尽管老百姓对很多方面的矛盾冲突都有深刻感受,但是在化解策略上,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了"消极忍耐"。社科院调查显示,在遇到"学校乱收费"、"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工作环境恶劣"、"老板/经理管理粗暴"等情况时,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无可奈何、只好忍了"或者"没有采用任何办法"。他们既不去疏通沟通或者向上级部门诉求,也不诉诸法律或者反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心中的不满消失了。从互联网上的情况来看,它只是在第一时间被压抑了下来,一旦找到出口就会喷发出来。
天津社科院教授潘允康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是社会转型的过程必然要遇到的,必须通过实现"公平"来消除。"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实现机会平等,使人们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劳动就业、参与竞争、发财致富、享受社会福利、参与社会生活等。"他说,从社会心理上来看,平等的机会比平等的结果更为重要。
"以按需分配为基本原则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尽快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劳动就业、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会大大增加社会生活的安全感和公平感,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福利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使社会全体成员(大多数成员)受益的机制,是社会正义的体现,也能增强人们对社会的信心,增加对社会差别和差异的容忍度,缓解不公平带来的负面情绪。
互联网 相关文章:
- 中移动将推自有手机操作系统(11-17)
- 2009年世界互联网项目报告出炉(01-01)
- 下一代iPhone将支持高速互联网(02-22)
- 博通加速冲击可穿戴设备市场,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无线连接(WICED)产品首先试水(08-02)
- 极域:为中小学课堂引入专有“教室云”(10-30)
- 诺基亚公司副总裁兼核心网业务首席技术官林仰孟主题演讲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