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硬件电路设计 > 电子元器件 > 电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是什么?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1.电感器结构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心体材料、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等组成。
骨架、绕组不难理解,心体材料前面有解说过,下面我就来说一下屏蔽罩和封装材料吧。
(1)屏蔽罩
有的电感外面加封金属屏蔽罩,使用时将屏蔽罩可靠的接地。这样既可以避免电感器干扰其他电路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也减小或消除了外磁场影响而避免干扰电感器的正常工作。但屏蔽后会增加线圈的损耗,降低Q值。实际上带屏蔽罩的电感器是少数。
(2)封装材料
有些电感器(如色环电感器等)绕制好后,用塑料或环氧树脂等材料密封起来以提高其性能。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都具有优异的黏结强度,收缩率小,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广泛用做浇注、浸渍、层压、黏结剂、涂料等。
2.电感器工作原理
电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是,导线周围就产生一个电磁场,电磁场会对处在场中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
当线圈中通过直流电流时,在电感器四周要产生大小和方向不变的恒定磁场。当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流时,在电感器的四周产生交变磁场,这个磁场称为原磁场,即电生磁。
交变磁场在线圈量端会产生感应电势。这种产生感应电势的现象称为自感应,电感就是表示自感应特性的一个物理量。由于感应电动势的存在,当电路闭合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磁生电。
感应电流又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总是力图阻止原来磁场的变化,即阻碍感应电流的变化。这种阻碍作用称为感抗,它是电感器的一个重要参数。
来源:http://www.cenkersz.com/Article/dgqjgygzyl_1.html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