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微波和射频技术 > HFSS仿真学习交流 > 问HFSS中天线阵的设置问题(经过努力图终于上传了,大家可以看了)

问HFSS中天线阵的设置问题(经过努力图终于上传了,大家可以看了)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attachment=14338][attachment=14329]最近在用HFSS仿一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问这个天线阵在HFSS里面的Antenna Array Setup里面设置时,第二、四单元的方向和第一单元有180度的角度,我在设置里面感觉只有Scan Definition中可能是设置这个的,但不知道怎么做,请大牛指教
另外第一二单元、第二三单元、第三四单元的间距是不同的,请问这个应该怎么设置?
多谢!

[attachment=14337]  图在这里, 刚才 怎么图好像没发上去

大家能看到图吗?我自己看不到  [attachment=14320]  

看不到

[attachment=14335]直接发图上去我怎么都发不上去,在主楼里我把图压缩成压缩包作为附件了,大家看起来有点费事,但还是麻烦大家了,小可在这里多谢了!

像你这种单元间距不一样,单元形式还不同的天线阵就不要在Antenna Array Setup里设置了,用那个即使算出来也是没考虑互耦的
直接建模仿真

不过间距是可以调的,那个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单元形式相邻的有转了180度的角度。
我之前也是直接建模仿真,把四个单元全画出来仿,但那样的话得设四个端口,而天线的实物是一根线接入,由功分器一分四接四个单元,中间全用同轴电缆连接,直接建模无法实现这个

就设置四个端口,算完后调整一下端口相位
另外,同轴端口朝向可直接实现相位180度
你这是喇叭阵吗?感觉很像

我是路灯天线。
我一开始把四个单元全部建模的时候对4个端口除了设置了50 Ohm的阻抗以外没有任何的其他设置,请问这样在默认情况下它默认是四个端口相位相同吗?
还有,算完调整端口相位怎么调整?我在FULL-BOOK里面没有找到
另外,对于同轴线而言,不同的长度相位有所不同,这里面几个部件之间的同轴线的长度在实际做的时候都没有具体规定,那相位岂不是有点随机?这是我的理解,有不对的请指教
最后,因为我的天线实物是从一个端口进去然后分成四路,我们老板想看从最初的一个端口看进去的仿真结果。

首先,我不知道你说的“方向有180的角度”,是指的天线摆放方向,还是扫描方向,还是指相位。
你老板要想看一个端口馈电的结果,也可以,只是你要把功分器,同轴都建模进去。
不知道你的功分器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自己做的还可以建模,买的话就难了。
其实完全可以用4端口馈电来模拟,每个端口的相位和幅度都可以任意调整的,选fields——》edit source


不好意思没说清楚,是摆放方向,,同样的单元,一个头向东,一个头向西,就是这样
功分器是我们这里自己作的

总之两个办法:
一端口,连功分器一起建模
四端口,就用4根等长的同轴线馈电,根据你的需要调整每个端口的幅度相位,效果跟加了功分网络是一样的
Antenna Array Setup不建议使用,因为
一,用这个算阵列没考虑互耦
二,你这个也没法用,单元形式都不一样,那个scan是指扫描角

连功分器一起建模,但功分器和每个单元之间都是用软的同轴线连接的,这个怎么做?

同轴线建模也不难吧,只要能保证阻抗50欧,各路长度是一样就行了。
反正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先测(or仿)一下功分器各路的幅度相位
然后再建一个四端口馈电的天线模型,把前面的测(仿)结果设置到edit source里去,效果跟加功分器是一样的。

你是说在HFSS里面画弯弯绕带拐弯的同轴线不难么?呃这个。
不过你说的第二种方法好像不错
我现在都是在HFSS里面四端口的仿出来,提取snp文件,拿到ADS里面和功分器一起仿

都把简单问题复杂话了,直接把模型都画出来,然后在端口处分别设置相位和幅度,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方向图。至于s参数直接仿真一个单元就好了。如果你的阵子间距超过0.7个波长左右,基本可以不用考虑互藕的影响。自己按照一个阵子的阻抗来做匹配网络就ok。 简单说就是:天线归天线,馈电网络归馈电网络,不需要整到一起仿真的(只针对小编提到的问题)

HFSS里面有两个天线阵的模型,你用比较复杂的那个试试

没看到你的东东

存在相似的疑问,期待大牛解答


另一个复杂的好像得自己建一个txt文档的关于天线位置的文件,然后导入HFSS里面。请问你知道怎么建吗,或者你有资料吗?

学习学习

可以用costume array,建个txt文件,按照规范把单元位置,激励幅度和相位写好,比如这个16x1的阵列就是这样:(第一个16表示阵元总数,往下每一行是相应阵元的位置(x,y,z)和激励幅度、相位,当然这是按照阵因子乘积计算的,并不考虑互耦,仅供参考,以全尺寸仿真为主)
16
0 0 0 0.3472 0
7 0 0 0.4038 0
14 0 0 0.5065 0
21 0 0 0.6357 0
28 0 0 0.7676 0
35 0 0 0.8804 0
42 0 0 0.9598 0
49 0 0 1 0
56 0 0 1 0
63 0 0 0.9598 0
70 0 0 0.8804 0
77 0 0 0.7676 0
84 0 0 0.6357 0
91 0 0 0.5065 0
98 0 0 0.4038 0
105 0 0 0.3472 0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